波德里亚与他的思想碎片
波德里亚与他的思想碎片
在二十世纪众星熠熠的法国知识分子群体像中间,让·波德里亚的身影似乎并不那么耀眼清晰。我们更为熟知的是萨特与存在主义,福柯与权力,巴特与作者之死,德里达与解构主义,甚至加缪与局外人,而波德里亚这个与福柯和德里达基本属于同时代的人,能让我们联想到与什么时髦的话语标签挂钩?波德里亚与消费社会?还是波德里亚与后现代主义?
消费社会的概念的确是波德里亚对社会学的一大贡献,但是当消费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不可阻挡的时尚潮流的时候,波德里亚对它的批判性研究反而没有多少人真正当回事了。而对于名噪一时的后现代理论,我们会说到尼采的根源,会说到福柯对其的批判,会说到利奥塔对其的精炼概括。但是说到波德里亚,尽管他被追随者们誉为真正的后现代世界守护神,是给后现代理论的活力源泉注入的汹涌巨浪,是后现代世界中真正认同这一理论模式的超级理论家,但他还是没有那么红,不尴不尬地夹在法国知识分子群体中间。
说到波德里亚的这种尴尬际遇,突然觉得与这套《冷记忆》系列遭遇有点相像。南京大学出版社的这套五册本的《冷记忆》系列算是对波德里亚致敬的大举措。在汉语知识界中,之前我们陆续见到他的作品列表如下:《完美的罪行》(商务出版社2000年版)、《物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生产之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象征交换与死亡》(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但在后来研究者中,这套《冷记忆》却是以被质疑的面目出现。比如美国的文化批评家道格拉斯·凯尔纳就说这套书“抛弃了理论论证的形式,转而采取一种游记体裁或回忆录体裁,沉湎于即兴旁白、个人观察,以及格言式的洞见”,重复和堆砌了他以前的理论观点,因此表现出一种“静止感和厌倦感”。但重复、堆砌和拼凑的文本风格不正是后现代书写的基本特征么?如果波德里亚的这种书写,将各种主题杂糅,并最终提供了一种凝固的、越来越比波德里亚更像波德利亚的超真实的文本,并在这些文本中不厌其烦地重复他一直喜欢的理论观点,岂不是更说明了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后现代理论大师?
事实上,如果撇开这些历史性的评价,我倒是更为偏爱《冷记忆》这种风格的写作:断片式的、格言式的、随笔式的、抒情性的、个人化的、反体系化的。这种书写风格我们并不陌生,从尼采到克尔凯郭尔,从维特根斯坦到奇奥兰,从巴特到桑塔格都是我们熟知的典范。也许,我们每个人在写作的间隙也经常会迸发出一种零碎的闪光的思想片断,记录下来。但是我们与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们是一种随意的下意识的不带有任何倾向性的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他们这种断片式的书写却是出于一种极强的目的性,烙上了很深的个人沉思冥想的印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主义风格。这种书写首先是对黑格尔以来力图用宏大的哲学体系的建构囊括世界真理的一种反叛和不信任,所以它归根结底是一种反体系的书写。而古希腊以来的哲学思考基本都是用理性为根基的,以反对偏见追求客观的名义,似乎特意摒弃了个体经验的体悟和融入,所以是一种反抒情和反个人化的哲学书写。另外,这种风格的写作因为侧重直觉和体悟,所以可能会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迅疾的语速,反讽的语调,思想的偏见,矛盾的修辞等等,杂乱无序是最容易呈现给我们的印象。在《冷记忆3》中,波德利里谈到这种思想的碎片化书写时说:“或许思想的终极状态就是无序、胡思乱想、碎片和怪诞……然而还是要把书写出来,因为写作与说话不同,口头话语需要被人倾听,所以需要按事物的秩序来进行,而写作则是事物分裂的场所,是事物的反万有引力之地——在那里,通过语言的力量,万物被推向极端的特殊性。”记忆之所以被书写,不仅仅是为了固定思想的形状,只是为了保持那种一瞬间的闪光、断裂和独语的状态。这种诉诸文本形式的书写如果也是一种固定的话,也是一种照相机般的瞬间定格。
消费社会的概念的确是波德里亚对社会学的一大贡献,但是当消费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不可阻挡的时尚潮流的时候,波德里亚对它的批判性研究反而没有多少人真正当回事了。而对于名噪一时的后现代理论,我们会说到尼采的根源,会说到福柯对其的批判,会说到利奥塔对其的精炼概括。但是说到波德里亚,尽管他被追随者们誉为真正的后现代世界守护神,是给后现代理论的活力源泉注入的汹涌巨浪,是后现代世界中真正认同这一理论模式的超级理论家,但他还是没有那么红,不尴不尬地夹在法国知识分子群体中间。
说到波德里亚的这种尴尬际遇,突然觉得与这套《冷记忆》系列遭遇有点相像。南京大学出版社的这套五册本的《冷记忆》系列算是对波德里亚致敬的大举措。在汉语知识界中,之前我们陆续见到他的作品列表如下:《完美的罪行》(商务出版社2000年版)、《物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生产之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象征交换与死亡》(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但在后来研究者中,这套《冷记忆》却是以被质疑的面目出现。比如美国的文化批评家道格拉斯·凯尔纳就说这套书“抛弃了理论论证的形式,转而采取一种游记体裁或回忆录体裁,沉湎于即兴旁白、个人观察,以及格言式的洞见”,重复和堆砌了他以前的理论观点,因此表现出一种“静止感和厌倦感”。但重复、堆砌和拼凑的文本风格不正是后现代书写的基本特征么?如果波德里亚的这种书写,将各种主题杂糅,并最终提供了一种凝固的、越来越比波德里亚更像波德利亚的超真实的文本,并在这些文本中不厌其烦地重复他一直喜欢的理论观点,岂不是更说明了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后现代理论大师?
事实上,如果撇开这些历史性的评价,我倒是更为偏爱《冷记忆》这种风格的写作:断片式的、格言式的、随笔式的、抒情性的、个人化的、反体系化的。这种书写风格我们并不陌生,从尼采到克尔凯郭尔,从维特根斯坦到奇奥兰,从巴特到桑塔格都是我们熟知的典范。也许,我们每个人在写作的间隙也经常会迸发出一种零碎的闪光的思想片断,记录下来。但是我们与他们之间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我们是一种随意的下意识的不带有任何倾向性的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他们这种断片式的书写却是出于一种极强的目的性,烙上了很深的个人沉思冥想的印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形式主义风格。这种书写首先是对黑格尔以来力图用宏大的哲学体系的建构囊括世界真理的一种反叛和不信任,所以它归根结底是一种反体系的书写。而古希腊以来的哲学思考基本都是用理性为根基的,以反对偏见追求客观的名义,似乎特意摒弃了个体经验的体悟和融入,所以是一种反抒情和反个人化的哲学书写。另外,这种风格的写作因为侧重直觉和体悟,所以可能会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迅疾的语速,反讽的语调,思想的偏见,矛盾的修辞等等,杂乱无序是最容易呈现给我们的印象。在《冷记忆3》中,波德利里谈到这种思想的碎片化书写时说:“或许思想的终极状态就是无序、胡思乱想、碎片和怪诞……然而还是要把书写出来,因为写作与说话不同,口头话语需要被人倾听,所以需要按事物的秩序来进行,而写作则是事物分裂的场所,是事物的反万有引力之地——在那里,通过语言的力量,万物被推向极端的特殊性。”记忆之所以被书写,不仅仅是为了固定思想的形状,只是为了保持那种一瞬间的闪光、断裂和独语的状态。这种诉诸文本形式的书写如果也是一种固定的话,也是一种照相机般的瞬间定格。
太子- 帖子数 : 11
注册日期 : 09-12-13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